发新话题
打印

宏观物理,微观物理,统一场论..科学爱好者请进

宏观物理,微观物理,统一场论..科学爱好者请进

一起讨论吧。
6 R0 r  z  C7 [# k" i& C  ^  [# q: U0 T0 V2 I) d4 E0 T
测不准原理----极限原理, k# y6 N! p+ @2 p: b7 g6 |- E
fanggwu, Nov 03, 2004 12:15 PM
; p  h7 T% }9 W& [) M8 |, T5 o
) b' J% n0 y1 V2 c  测不准原理----极限原理 理论决定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 2 n$ T% C  b' n) F
----爱因斯坦 测不准原理又叫不确定原理,1927年由海森伯提出。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是波粒二重性的表现和补充。它告诉我们:对微观粒子说来,某些并协的或共轭的物理量的精确测定不可能,要将一个测得较准确,另一个就会不确定。这些共轭量包括空间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方位角和角动量等。两者的不确定程度之间的关系叫测不准关系。海森伯指出,它“正是量子力学中出现统计关系的根本原因。” ②   * F0 ?! I' S. q' Y
  为什么会出现观测不准现象,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必然表现,是微观粒子的固有属性。另一种认为是观测者及观测仪器对微观客体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干扰造成的。双方都有道理,但又都只看到两面中的一面。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的空间延展性、静止性,波动性是微观粒子的时间延展性、变动性。测波动性要求动态,测粒子性要求静态,观测要求相冲突,两方面实验不能并行,你不能让粒子同时既去衍射又去辐射,它有先后过程。惠勒认为:重要的你不可能同时做两个试验,它正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性质,即两种特征并协而不是共存。我在前面说过,自然界只能一方面、一方面地表现自己,人也只能一方面、一方面地认识自然,形而上学从某一方面看事物不为错,错在它不再从另一方面也去观察事物。缺少不同方面的综合与归纳是我们不能避免片面性的原因。 我们观测对象要使用观测仪器,一切观测工具都有误差,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从这一点说,测不准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只不过宏观物体的微小误差不是大问题,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宏观中的任何微小误差在微观领域中都是大数。十八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所著《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和小人国的不同遭遇就很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图5是测不准比例图,它说明有误差的部分相对于不同对象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注意,它不说明误差大小)。 图5:测不准比例图   我们观测客观对象要借助于光,没有光的世界是黑暗的、不可见的。如果我们想弄清楚电子的准确位置或其轨道的详细情况,必须用波长较短的光。光的波长越短,观测的精确度越高。波长短的光能量也大,用它照射电子等于用光子去撞击电子,电子会吸收光子能量而脱离原有轨道,这时你就破坏了原要检测的客体目标,你观察到的电子状况已不是你想知道的无碰撞的电子原有状况,由于引进了外来作用,这种观测就无精确度可言,正因如此,量子力学只能用统计原理中的概率来说明粒子运动状况。这里,我们还排除了必然存在的观测工具和观测者的引力作用和辐射,它们对微观粒子的作用,我们尚难估量。 所以1927年,波尔在提出他的互补原理时指出:在物理理论中,平常大家总是认为可以不必干涉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观测该对象,但从量子理论看来却不可能,因为对原子体系的任何观测,都将涉及所观测的对象在观测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不可能有单一的定义,平常所谓的因果性不复存在。对经典理论来是互相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互相补充的一些侧面。波粒二象性正是互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测不准原理和其他量子力学结论也可以从这里得到解释。 ③ 同波粒二重性一样,要对测不准原理作出全面解释必须运用同一哲学,运用有限循环理论。宇宙的本质是时空,空间表现物质静态,时间表现物质动态。准确测定空间位置,必须在静态、在间断性下观测。反之,动量是空间的平移,是物质运动的表现,要在动态、在连续性下观测,二者只能择其一。其他共轭量:时间和能量、角位置和角动量道理相同。两种实验不相容,使我们必须容许一定的不准确度,它规定了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一个极限,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到。
  @- A% W4 Z0 R0 T. T, h    人类实践和认识的第二个极限来自相互作用。宇宙的普遍联系是不能屏蔽和隔绝的,某些相互作用在宏观事物可以忽略,微观世界中则被放大。例如两个体重60公斤的人,相距1米时,相互引力是百万分之二十四克,只有一粒米的百分之一,它中可移动一个分子团,更不用说小小电子了。实际还会有电磁辐射,再微小的仪器也比电子大无数倍,不能不对它产生影响,光子的撞击是另一方面。可以说,粒子是按我们设计的实验条件运动的。约翰.威勒把这种观察者的介入看成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特点,他主张用“参与者”来代替“观察者”,他说:“关于量子原理没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了,它推翻了世界可以‘座落在外’的概念,……而且测量会改变电子的状态,而宇宙永远不会再次处于同样的状态。要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应该抛弃‘观察者’这个词,而代之以‘参与者’这个新词,以某种特殊的意义讲,宇宙就是自己的参与者。” ④这种“参与者”概念,恰恰是符合辩证理性的整体性思维。把观察者与参与者同一起来,把观测物和被观测物同一起来,我们才能得到合乎实际的认识,这类似于极点处的波粒同一。$ @  I# O$ q1 p2 L5 g
  第三个极限来自观测工具。任何观测工具都有误差,任何观测行为都是为减少误差。为提高精确度,我们的观测设备越来越精密,但即使再精密也不可能超越某种极限。我们所得到的微观粒子数据,都是经过放大得来的,这个放大的过程,又会加入某些不可知因素,百分之百的准确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四个极限来自观测对象本身,趋向两极的事物,超出了测量工具的极限。测量电子,我们不可能使用比电子还细微的光子做工具,也不可能得到单个的光子。爱因斯坦1930年在第六屇索尔威会议上提出的《爱因斯坦光子箱的理想试验》,要求控制单个光子的释放,根本做不到。光的粒子性是与波场相联系的“波包”,它不可能单独得到,你只能得到一束光而非一个光子,光电转换、光磁转换都是能量的转换,而非真的吸收或释放一个个光子。光子实际是“光量子”简称,量子的本质就是波场的一部分,我们所能计算的是平均值和概率,单个量子离开整体就不再存在。同样,电子是最小的有质量的实体,我们也无法用甲电子去测乙电子,命中注定只能观测电子的群体效应,用平均值代替单一值,也使人为影响变小一些。我们知道电子在某个区间,但只能用概率来表示它的位置,不仅粒子性如此,波动性上我们也只能讲几率波。 有限的就是相对的,测不准原理作为极限原理也是相对原理,“道法自然”的同一哲学也叫相对哲学。这个“相对”与相对论之相对含义有别,相对论指不同运动系统互为参照系,有对应之义而无极限含义,所以只能把相对论看作相对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四) 上帝也掷骰子----论完备性之争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为量子理论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量子理论在以哥本哈根学派为主的一代人手中取得决定性进展并最终创建起来后,却遭到了爱因斯坦的批评,双方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论战,至今余波尚存。 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派科学家不赞成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和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而波尔一派力主量子力学是一种完备的理论,它的基本物理假说和数学假设是不能进一步修改的。双方论争的核心实际在于我们这个世界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统计力学的几率解释和测不准反映的是宇宙的偶然性、不确定性,而基于传统,物理学家们都认为这个世界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有内在决定性、确定性。在牛顿理论中, 世界是一幅绘成的长卷,随时间流逝缓缓展现。 预定的图景可以想象在先,略有差误不影响计算。 而今向两极进驻,离开了人体尺度。 世界变成了抽象画,随意就塗抺一幅。 完备性之争是波粒之争的继续,科学家们各执一端,这种论争不在谁错多错少,而在于影响了物理学的总体发展,只要人们执于知性,我们在任何领域都会遇到类似的论争。本文处处提醒读者要有整体性概念,要用恩格斯“既... ...又... ...”的辩证公式看问题,善将对应的方面同一。+ `# P% z6 S$ g  D+ j
  有这个论争中,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爱因斯坦错了,但也有人认为不可能有结论。比如有人就把斯蒂芬.霍金和罗杰.彭罗斯之争看作是玻尔和爱因斯坦之争的继续,这种比喻不当之处在于时过境迁。我不喜欢论争,所以认为可以为这场论争做个了结,这个了结不是用几句简单评论,而是用我的同一哲学作个结论。后文第二部分中有个方悟系列,它指出一切对应的概念都是同一的,波与粒是同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同一的。我们这个世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基本方面是确定的、可知的,有守恒及不变性规律可说明;但细节却是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偶然的。如微观粒子的运动,受到太多的不确定条件的影响,因而只能以概率来解释。我们正是以确定性、必然性来研究不确定性、偶然性,以期掌握更多的变化规律。爱因斯坦与波多尔斯基及罗森三人提出的完备理论条件要求鉴别实在要素须“不干扰这个体系而能够对它作出确定的预测”,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微观,宏观也一样,只不过可忽略小的干扰)做不到。它违背自然规律及反映它的同一规律。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会被人力所隔绝,起码引力就是不可屏蔽的。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包括它的必然性、确定性及其表现规律,都只能通过偶然性、不确定性即相互作用来表现。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排除了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确定性。二者必居其一是非理性选择,也是认识错误的根源。
/ K* h# V+ E; j+ R3 d   波尔认为:自然不仅对我们能够测量和观察的东西,而且对我们能够明确地谈论的东西都加上了绝对的界限。琼斯认为:“宇宙更接近于一种伟大的思想,而不是一部大机器。” ⑤ 就宇宙是时空同一体来说,时间的一维性表现了宇宙的确定性,因为历史不可重复才可预见;而空间的三维性表现了条件的不确定性,二者相结合而构成一切事物。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他在给玻恩的信中说:“对科学的期望,我们已渐渐走向两极; 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则相信作为实体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具有完美的规律,我力图用一种原始的揣测的方式去领悟它。”⑥上帝一般借指造物主,物理学家们使用时,也指大自然,它被看成是必然性象征,我借用为本节标题,说“上帝也掷骰子”,实际是说上帝本不掷骰子,但当它作为大自然的化身时就必须去掷骰子,它必须既掷又不掷才能成为对应同一体,同一哲学从不作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   量子力学虽是新兴科学,但也大量使用经典理论和各项守恒定律,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上比相对论完善,从完备性上超过了宏观理论,所以同一哲学最终采用了海森伯的“量子宇宙”的说法来统一这个世界。
& D4 l; U1 L. n) n   爱因斯坦是我最祟拜的科学家,但我反对他对量子力学的批判,这种批判表明他并未真正理解量子理论的本质,仅凭直觉做了伟大的开创性工作,一旦理论发展动摇了他的基本立场,便从前进处退回。正是由于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妨碍了他去建成统一场,对立性思想不可能理解自然的同一性。物质世界确有完善的规律,同一哲学也能以最简洁的方式反映它,但它永远拒绝知性。原始人类对自然的领悟超越今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 “……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原素,万物的本原了。”⑦ 但今人的直觉已非古人的原始直觉了,它受到知性对立性的熏染,使人习惯于用对立意识看事物,此一事可能未用,多数情况难免,这在爱因斯坦“走向两极”的说法上可以看出。所有的研究者都要依赖自身直觉的悟性,我也是将今人的直觉换成古人的直觉才领悟到同一性的。   玻恩对爱因斯坦作了一个评论:“比起前人,他对各种物理定律的统计学背景看得更为清晰,而且,在征服浩翰的量子现象的斗争中,他是一位先驱者。但后来,从他自己的著作中出现了统计学原理和量子原理的综合,这种综合对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似乎是可接受的,但他却远而疑之。我们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因为他从此在孤独中摸索前进,而我们则失去了一位领袖和旗手。” ⑧ 时为1948年。
$ X1 ?. {& T+ K# @& K
; E/ f  C; W4 Q  d  Y2 l  转载自www.sinica.edu.tw" \- ?# p8 n# y  p/ s
5 W" @# S9 N# [4 ]1 _5 A
[ 本帖最后由 calvinwk 于 2006-4-6 09:24 PM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KennyP +5 精品文章 2006-4-6 07:05 PM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好深奥啊。; Q0 c9 [  k+ G4 a- |  ?" p6 c4 z
' B% A0 H) j( d! c4 b" A
爱因斯坦后期对统一场论的研究似乎有走火入魔的嫌疑……想把所有问题囊括用一种理论解决。
, Y5 N; m( ]  ~  N! R. X* S# J0 z9 s* k; _5 s8 Y( y
我还是相信上帝会掷骰子来决定一切的。

TOP

楼主的文章没有经过整理修饰7 b* t5 R3 m, q# }) n7 F) W8 t
会让读者看得很辛苦
我的签名

TOP

抱歉,那是转载的问题。
# o7 U2 z8 p* B$ S* b. v: U' k+ z2 U& o0 l5 s
. x7 [( T' R" J/ j9 L
引用:
原帖由 小安 于 2006-4-6 12:11 AM 发表7 q  D/ B0 d- R$ k
好深奥啊。
5 a; l5 R& _7 _8 f8 S
1 t8 a8 e5 y8 B5 I+ B爱因斯坦后期对统一场论的研究似乎有走火入魔的嫌疑……想把所有问题囊括用一种理论解决。
. p% f2 w3 H' [, x: s! ?- h( P# J6 P4 W3 ~  K$ I% B
我还是相信上帝会掷骰子来决定一切的。
' O+ H7 e+ A( T4 j# p

) K: x( ?, I% {$ p( w  g不过我对统一场论很有兴趣,不知那里可以找得到。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量子力学
% |6 X. p% }2 I- Z: K% P% ` , Z7 q) p% h* {" b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 `# Q( C( i, T; k+ L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Z0 o+ c- `4 H  d8 l* Q

1 T/ s0 D* [7 N5 Q  T# o/ p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4 I, N. W4 ?0 l
! M. m( P4 B5 ~- v) ^( P1 n

& A: M; {& s& g& Q4 X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E) v4 Z) d. h) @

( l2 K5 ~: G8 B 7 {$ G6 I- q2 k

( R. A) x2 P: k6 \( d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 e" [, r6 E- ?* j% g
. x" I. U' F( B5 X . l$ m) F0 ~& {6 m9 P
# _* K8 p4 O% h/ ~' J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C8 @1 E$ p, O* o

2 X9 A1 N' o* M, s$ V1 A + |/ i0 i5 {3 }, c6 O; y

) h; ~( l; ]/ M% j- {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3 n4 D/ Q9 T; ?, M2 W$ C
5 x6 z4 f5 \. K) h
0 x) \+ z  J( X8 F

7 B2 q6 X8 \, v8 t/ D: R" {( k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8 p2 U: Y$ e# S, j5 _! `" A
2 O4 P3 B) r( Y" D! N1 F

  G7 \. Z2 }9 X+ g, o8 s3 ^2 |) \  h! L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1 r/ L' i. X- O9 s1 r6 H; ?
: Y% |/ p  w' t" F4 U

3 ~+ n7 r* r1 i) g2 _5 O- y7 j
( g% w  o* t1 L6 n6 Z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c  }; a. R! q5 m8 |  A; L

4 i" h8 O; t8 H ! U4 G- A' ]( L; }& i8 I
* ]' i  [+ L2 f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 r- m! m$ e1 z. z: s+ C) P, C: U5 [/ p

3 t: I& l, w* B; f3 J4 w" X0 C: K: `9 A/ U. W) |4 v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7 u$ T3 Y* ?) Q) ]( y& |3 k2 J1 O( e

+ P1 O+ V: x. c$ c 4 ^! i4 M: ]: Z  z4 c
. ^0 K+ ~5 G$ T4 z; u; Y/ @: c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V9 |) z$ E8 x# @# R: m0 u8 }
+ F9 s3 Y! Q5 }) C0 U2 h/ ]
0 u4 M1 R$ I3 _( s4 S  G+ \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L) q5 F! b6 O6 X6 j' D
. m- _: r9 r5 c; A. @3 H" Q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 f! e! X4 W9 Q+ h* H$ K0 s # e4 F3 Z4 I* H( k: O6 v
( h4 e) y3 o9 `8 V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 K0 U8 ]4 m4 s+ {
! S3 v' F+ m' o% d5 `! j$ r + ~9 p1 _/ a. z9 x% {% \4 P
) u. h& x' X2 v0 l. f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4 J# h0 R' T7 n# a
' x9 h/ w( j2 W# q* Q" w
) i0 A" r& Z5 d: h
# a, {+ x6 B; z* F) ?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 Y- m6 ]  r1 F% D5 t
' X" ~# V2 y6 y) \4 F - M8 t5 B$ N+ ~9 B9 o1 x+ _

( q. g2 [5 S% a& b' P: D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9 H- h3 y# o5 F9 f% S0 p8 x
! O- B. P2 T( ]# D0 |
. P$ n8 y6 c9 M, V- M' F

' x" p6 F# Y0 C- a2 _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 ~0 U: _3 E! s' T- }
) E" K9 Z0 e9 h! ?4 J ( g! U* {3 G% f; H) W; _. O

" m8 T! G2 z/ ~5 [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7 T' z* J+ G% J: d, _: T2 F' w2 k( h; v. \+ K2 R! R% }3 n* e1 X

9 L% J, ^# K& u, L  ^& ^, V. X1 [7 i- U2 C" W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u2 {; b0 _1 Z2 z' ?
, n, c4 p- I- ?. ~
* y$ T' [. j9 g  @4 j

4 @! b0 P) |' h$ Q0 m7 g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w! `8 a7 D: `' \
! r' l( a0 i2 `5 q/ t

: j+ }8 m) u+ k) I- S  F
9 C2 e& N8 I  _8 @' `' f* o! c2 Y, v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8 ^+ U3 ~- d3 \1 @$ E
5 L# u! ]7 p/ ~1 z4 u9 ~$ O3 Q5 J 5 y% e- ^0 c, _. V0 u; X

9 e; a! y0 M8 J9 {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8 U5 \3 o! ~: d3 P" r
! n2 j2 G) L' F
转载自http://www.pep.com.cn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波粒二象解之三
7 d/ d8 f  z/ I# H1 M/ L3 ]4 [fangwu, Jan 10, 2005 12:23 PM
4 N& q; O8 w. v5 v
: \+ ?% m! A. Z7 R3 |6 h* l; b5 i! Z4 p7 ], ?6 v. p' {' [6 \
波粒二象解之三 (四) 上帝也掷骰子----论完备性之争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为量子理论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量子理论在以哥本哈根学派为主的一代人手中取得决定性进展并最终创建起来后,却遭到了爱因斯坦的批评,双方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论战,至今余波尚存。 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派科学家不赞成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和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而波尔一派力主量子力学是一种完备的理论,它的基本物理假说和数学假设是不能进一步修改的。双方论争的核心实际在于我们这个世界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统计力学的几率解释和测不准反映的是宇宙的偶然性、不确定性,而基于传统,物理学家们都认为这个世界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有内在决定性、确定性。在牛顿理论中, 世界是一幅绘成的长卷,随时间流逝缓缓展现。 预定的图景可以想象在先,略有差误不影响计算。 而今向两极进驻,离开了人体尺度。 世界变成了抽象画,随意就塗抺一幅。 完备性之争是波粒之争的继续,科学家们各执一端,这种论争不在谁错多错少,而在于影响了物理学的总体发展,只要人们执于知性,我们在任何领域都会遇到类似的论争。本文处处提醒读者要有整体性概念,要用恩格斯“既... ...又... ...”的辩证公式看问题,善将对应的方面同一。
7 K. O! Q. f. u7 A( O. S8 y   有这个论争中,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爱因斯坦错了,但也有人认为不可能有结论。比如有人就把斯蒂芬.霍金和罗杰.彭罗斯之争看作是玻尔和爱因斯坦之争的继续,这种比喻不当之处在于时过境迁。我不喜欢论争,所以认为可以为这场论争做个了结,这个了结不是用几句简单评论,而是用我的同一哲学作个结论。后文第二部分中有个方悟系列,它指出一切对应的概念都是同一的,波与粒是同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同一的。我们这个世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基本方面是确定的、可知的,有守恒及不变性规律可说明;但细节却是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偶然的。如微观粒子的运动,受到太多的不确定条件的影响,因而只能以概率来解释。我们正是以确定性、必然性来研究不确定性、偶然性,以期掌握更多的变化规律。爱因斯坦与波多尔斯基及罗森三人提出的完备理论条件要求鉴别实在要素须“不干扰这个体系而能够对它作出确定的预测”,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微观,宏观也一样,只不过可忽略小的干扰)做不到。它违背自然规律及反映它的同一规律。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会被人力所隔绝,起码引力就是不可屏蔽的。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包括它的必然性、确定性及其表现规律,都只能通过偶然性、不确定性即相互作用来表现。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排除了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确定性。二者必居其一是非理性选择,也是认识错误的根源。
4 Y+ Y3 R5 N. J* }4 S   波尔认为:自然不仅对我们能够测量和观察的东西,而且对我们能够明确地谈论的东西都加上了绝对的界限。琼斯认为:“宇宙更接近于一种伟大的思想,而不是一部大机器。” ⑤ 就宇宙是时空同一体来说,时间的一维性表现了宇宙的不确定性,因而历史不会重演;而空间的三维性表现了宇宙的确定性,因而历史演出被限定在舞台背景下,二者相结合而构成一切事物。7 Q+ R$ B$ j' Z' P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他在给玻恩的信中说:“对科学的期望,我们已渐渐走向两极; 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则相信作为实体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具有完美的规律,我力图用一种原始的揣测的方式去领悟它。”⑥上帝一般借指造物主,物理学家们使用时,也指大自然,它被看成是必然性象征,我借用为本节标题,说“上帝也掷骰子”,实际是说上帝本不掷骰子,但当它作为大自然的化身时就必须去掷骰子,它必须既掷又不掷才能成为对应同一体,同一哲学从不作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
4 z; b. U: `1 {4 ~4 H8 s- |   量子力学虽是新兴科学,但也大量使用经典理论和各项守恒定律,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上比相对论完善,从完备性上超过了宏观理论,所以同一哲学最终采用了海森伯的“量子宇宙”的说法来统一这个世界。   爱因斯坦是我最祟拜的科学家,但我反对他对量子力学的批判,这种批判表明他并未真正理解量子理论的本质,仅凭直觉做了伟大的开创性工作,一旦理论发展动摇了他的基本立场,便从前进处退回。正是由于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妨碍了他去建成统一场,对立性思想不可能理解自然的同一性。物质世界确有完善的规律,同一哲学也能以最简洁的方式反映它,但它永远拒绝知性。原始人类对自然的领悟超越今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 “……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原素,万物的本原了。”⑦ 但今人的直觉已非古人的原始直觉了,它受到知性对立性的熏染,使人习惯于用对立意识看事物,此一事可能未用,多数情况难免,这在爱因斯坦“走向两极”的说法上可以看出。所有的研究者都要依赖自身直觉的悟性,我也是将今人的直觉换成古人的直觉才领悟到同一性的。
: [8 _8 ]! R% l8 N% e, S9 n   玻恩对爱因斯坦作了一个评论:“比起前人,他对各种物理定律的统计学背景看得更为清晰,而且,在征服浩翰的量子现象的斗争中,他是一位先驱者。但后来,从他自己的著作中出现了统计学原理和量子原理的综合,这种综合对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似乎是可接受的,但他却远而疑之。我们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因为他从此在孤独中摸索前进,而我们则失去了一位领袖和旗手。” ⑧ 时为1948年。 (五) 极限之处合粒波,同一原理便可得。           人类头脑具有了解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                  ----爱因斯坦 经典哲学把事物看成是对立的,把自己看成是“批判的武器”,甚至对世界进行“武器的批判”,但历史比任何武器都具有批判性,凡违背自然规律的或早或晚都被淘汰。理性也批判知性,它把 绝对意识到处乱用;批判它主张“恶无限”而不知对应。经典哲学是经典物理学的产物,经典物理学在人体尺度近似可用,经典哲学也有同一特性。我在图2:波粒二象图中指出了波粒二重性在各类事物中的表现程度,它的特点是类似相干点的双向的圆。这个波粒同一圆既是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又是人类认识客观表现,我再以图6说明这一点   图6既是物质空间与理论空间关系图又是理论层次与真理性关系图,图中各点所标数值主要显示真理性程度,它从波粒二象图转化而来,因为理论都是自然的摹写。它说明八点。
3 |6 d. J# I9 h$ P. ^; H) w0 u  x  第一,物质的波粒二重性由人向大小两极发展,渐次明显,最终合一。这是因为人在自然空间结构中,居电子到宇宙的中间值(近似)。图3也告诉我们,人的粒子性最明显,因而人体尺度下,思维惯以粒子性解释世界。粒子性表现出充分的独立性质,所以经典理论的孤立性、片面性适合于此,也有一定的真理性,其合理度标为4--6。 图6:物质空间与理论空间关系图      理论层次与真理性关系图    第二,物质空间向内、向微观伸展,进入原子、亚原子的世界,经典理论不能说明问题,产生了量子理论。量子理论粉碎了无限可分的观念,连续性变成了间断性,量子只能一份、一份或以其整倍数吸收和辐射,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之极限。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比电子更小的粒子、更小的电荷?就因为人类已达自然极限。由于小到不可观测,有些人就认为宇宙非物质化了,波普尔就认为:物质更象一朵云,而不是更象一块岩石。有些人不懂量子理论的意义,身为量子学家还寻找更小的微粒。夸克理论、层子观点都在努力自圆其说,人可为自已的行为找出合适的论据,但自然会把夸克幽闭。谁若想细分下去,最终不过是一场游戏。 第三, 物质向外,向宏观伸展,进入广阔的宇宙空间, 光带引我们历时经年,走得那么遥远。 研究恒星、星系及宇宙,相对论代替了经典。 这里可以驰骋想象,直觉造就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我们又遇到大之极限,多个宇宙无非乱谈。5 i, x+ u9 p& Q( Y5 j# B" t5 p
   时空怎么可以倒转,我只相信实践经验。
3 a* }8 J6 {0 H& K1 h6 \0 {3 j2 ?; L    亚里士多德说宇宙只有一个,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x" f. q( q4 a4 A' l; [7 g7 a
   相对论是宇宙学的基础,静态宇宙无界有限。" x& l  \' J% o9 e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下
$ H8 ~/ ?  q6 D4 X/ P. g
& W8 P% B% k8 g# S  宇宙直径百亿光年,说超出的忘了引力如线。 相对论理解者不多,缘常人在地球表面生活。 太空中星光灿烂,观奇景须把束缚挣脱。 相对论中虽有缺陷,真理性十之七、八也算不错。 第四, 玻尔、爱因斯坦不相妥协,量子、宇宙却主动联结。 小到极限变为大,大到极限愿小些。 两极相通本古训,却把无限到处寻。 本文图中总画圆,只怪自然乐循环。 量子力学缺基石,相对广狭不周延。 有限哲学连两家,同一物理结良缘。 若问为何只标九,金无足赤人无全。 绝对、无限不存在,纯粹亦即无条件。 世上因果结成链,哪有什么纯无限。 九九向为阳之极,过头即朝反面变。 真理相对即绝对,无数总和识太浅。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包括宇宙都是有限的,有限的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我们的哲学就叫相对哲学,物理学叫相对物理。辩证法把一切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所以我们的哲学又称同一哲学,物理学称同一物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图6上方标“经典物理和经典哲学”,下方标“相对、同一哲学和物理学”。上方物理学在前,下方哲学在前。这个区别反映了人的认识在初期是先认识现象,后归纳出理论本质,而在认识此一循环的最后阶段,知性无法理解两极同一现象,不得不借助理性。由于极限的存在,人无法通过实验再现量子宇宙的本质,故必先以哲学打通封闭思维,才能产生出相对、同一的物理学。对极限性事物,我多次强调必须靠理性思维。在量子宇宙中,恒星级以下事物没有资格参加整体宇宙的脉动;在人类认识中,知性也没有资格参加对绝对真理探踪。宇宙中“常物止步”的自然现象就反映为认识领域中的“常人止步”的社会现象。尽管狄拉克等人也试图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一起来,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但真正的统一并没有产生。 第五;不同的自然界空间构成一个圆,对应的理论也组成一个圆,理论各有其适用范围,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用同一哲学和物理学说明,但必须以同一理论为准绳,对旧理论加以修正。就准确性说,用经典理论说明粒子性强的事物效果更理想。所以我们要权衡一下,对事物来说用哪种理论更适合。破旧立新的知性思维方式使人必然走向反面。 空间是圆也是塔,是金字塔。我们以极点为顶点,在等长的两个点上将曲线拉直,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也就是金字塔形。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玛雅人,也许还应算上印加人和中国先民等对宇宙的认识。从低的、小的但最广泛的层级系统上升到最高和最大的层级系统。塔顶上是宇宙、是神、是天、是王,是万物的本原, 由它产生又回归它。在认识的塔顶上,是同一哲学。其下一层是知性经典哲学,再下一层,是所谓唯物与唯心。所以同一哲学不怕被人称为二元论,因它从不承认对立,是彻底的一元论者。知性使自己或处在这一方,或处另一方,从一方自身看是一元,跳出知性看是真正的二元,它把同一的世界割裂成对立的两个世界。经典物理发展出两个分支,也是分的结果,以至有人用唯物、唯心去比附。 第六,同一理论中未使用新的数学体系,不似以往的重大发展,令人可疑。其实量子论和相对论都运用了新的数学工具,使它们上升到宇宙第二层级,如果不是知性阻隔,它们都可能把对方包容进去而登塔顶。极点上需要的不是数学工具,而是哲学工具、思维工具。大统一不是靠数学计算,而是逻辑推理,现在的数学工具已经够用。物理学上早有几项守恒,哲学上也有了三律一系,有限循环理论已是呼之必出。 第七,图6作为空间关系图也展示了时间发展。科学总是走在哲学前面。“道法自然”说明哲学只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牛顿力学于17世纪建立,其后一百年,到十八世纪中后期,作为经典哲学主体的机械唯物主义才建立起来。以唯心主义为特点的德国古典哲学,也是经典哲学的分支(黑格尔当别论,他一半在经典,一半伸向现代,是二者的桥梁。)其后的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仍未脱离知性对立性。经典的三个分支各有其合理性或说真理性,但都不可能超越所处的时代背景。客观决定主观,只要实践未走向极点,认识就不会摆脱对立。 二十世纪初,人类走出经典物理范围进军极大和极小,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草创建立,至今已近百年,在近似条件下,历史也会重演,当然这是就形式而言。新哲学需科学思想的浸润,同一理论才会生根。量子力学已把波粒同一,相对论也把不同参照系同一,又把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同一、时空同一。现代物理学已可以看成不同领域的同一论物理学,它所等待的就是有人把这层面纱揭去。 科学的发展,一开始就是在同绝对观念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中进行的。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使地球失去了绝对参照物的地位,把相对运动引入天文学。牛顿在继承伽俐略相对运动观点上建立了力学体系,但他保留了时空的绝对性。爱因斯坦抛弃了绝对时空,建立了运动物体的相对时空,但他不接受量子力学的场的相对时空,所以未把相对性观念的革命完成。只有在人类抛弃了一切形式的绝对观念、纯无限观念之后,人对宇宙的基本认识才算完成。这种完成并不意味认识的完结,因为基本规律毕竟有限,不会次次推翻,可以被穷尽;但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却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它恰是宇宙空间有限而时间无限的客观本质在人的认识领域的反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这种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相对的否定,即以继承为主的否定。理性把人的认识看成一个整体和一个完整过程,后人对前人只能是修正和补充。承旧出新才有事物的发展,破旧立新恰是对人类前进的阻断。突破旧思维需艰巨努力,亦需反复论证和推行。开始仅有模糊认识一两点,发展完备需数代人的时间。有赖精英群体集体努力,多数人才能脱离知性的简单。 第八,哲学和自然科学从本质来说都是可知论,它与某些人无限性认识恰恰相反。有人认为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我从来都很乐观。自然这本书总能看完,因为它的基本规律不变。你可以知道它的大致框架,再根据具体细节把它填满。卡尔.萨根说:“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⑨卡普兰也说:“是量子论揭示了宇宙的一种基本性质。它表明我们无法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当我们深入物质的内部时,自然界并不是呈现为相互分离时的‘基本建筑材料’,而是表现为各部分组成整体的各种关系的网络。” ⑩ 旧哲学的困境已呈现多年, 以至部分学者转向神秘主义宗教观。 我也曾试图去“补天”,枉费精力许多年。 只要思想有对立,仍走不出知性怪圈。 一朝放弃纯无限,便有系列新发现。 新思维能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相对落后的国家产生并非偶然。 上古起,科学思想就有流传。 大国中,唯中国是世俗社会,使古代思想能处世界前沿。 好思想,东西汇融,新理论,古今贯通。 老子、黑格尔都是辩证法家,遂培育出理性之花。 老子哲学爱说反话,实践中反理不差。 老子思想流传很广,曲解太多认识有妨。 国人最了解自身思想,中国人才能使国宝发光, 无论东方、西方,都需把前人理论继承发扬。 一旦有了同一哲学,人类便找到了统一场。 普里高津说:“科学永远没有终结,我们的时代将会看到新图景的诞生;这是一种用我们及我们的创造性来表明宇宙基本趋势的科学。”(11) (六)∞==1/∞ ,有限循环解决发散困难 在我们的空间关系图上,两极融汇,不可再分。当我们追寻无限小时看到了宇宙,当我们探求无限大时碰到量子。如能把极点上“正象若反”的规律推广,用之观察圆周上所有事物,必有完美之答案。爱因斯坦从量子力学同一思想后退,以至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而不得,以无限性观察世界,历史也回报以无限----遗憾:“那就是你思想的果”。 波粒二重性是自然的醒示:场与粒子不可分。有电荷就有电场,有电场就有电荷;有质量就有引力,有引力就代表质量。没有先后,没有谁产生谁的母子关系。同一性原理中,不存在第一性问题,凡对应的必同一。只不过以人的角度看:宏观上粒子性明显,微观上波动性明显。而从自然角度看,这些仅是现象的不同,而无本质不同。例如拿引力场来说:宏观看,引力强,微观看,引力弱;若将宏观物体分割如微观物,则完全同一。量子力学已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了:能量最少必有一份,能量多者不过是其整倍数,所以彻底的同一思想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关键。 有些人认为量子力学尚不完备,有一些遗留问题,狄拉克认为这些问题集中在建立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精确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带电粒子的电荷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对这个点模型进行研究。而用这样的模型就会发现电荷的能量无穷大,使建立粒子相互作用的精确理论遇到困难。茨温格、费曼、朝永振一郎,使用重整化法则将无穷大减掉,曾因比而获诺贝尔奖。但狄拉克对此不满意,他说:“在这方面,人们能够找出抛弃无穷大的—些规则,然而,即使这些规则得出的结果与观测相符合,但毕竟是人为的规则。因此关于现在的量子力学基础是正确的说法,我是不能接受的。”(12) “我对这种状况很不满意,因为这个所谓好的理论毕竟还包含略去了一些无穷大,这些无穷大是在它的方程中出现的,而且是以一些武断的方式略去的,这在数学上恰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数学可以略去原来是微小的量,不能因为这个无穷大量是你所不想要的而把它略去。”(13) 量子理论是最接近同一哲学的理论,它对自然界所作的解释大多合于自然之道,尽管存在一些小问题,并不难解决,并非需什么重大变革。例如这个“无穷大”问题,利用重整化把它略去是正确的,因为合理的数学方法,在对精确度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允许略去一些微小的量。而在自然界和它的哲学中,两极同一,无穷大就是无穷小,∞==1/∞ ,略去无穷大等于略去无穷小,正象即反,这就是重整化法则的哲学解释。约翰.伯诺利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微积分教科书,他在解释无限小时说:“一个数如果加上或减去无限小的一个数,其值不会增加或减少。”(14)所以重整化在数学上是正确的。 需要说明的是,重整化只适用于电子,因为电子是最小电荷、最小质量,可看作无限小,与量子大小同一的极点性质最接近。点状电子 r0 == 0,惯性质量无穷大,造成发散困难。大自然在电子被视为无穷小时以无穷大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正象即反”,我们反过来就可以把无穷大视为无穷小,甚至可以不必借助重整化而直接省略,但在其他粒子上不可这么做。图2波粒二象图告诉我们,离极点越远,两极同一性质越不明显,如果我们省略某个数值,可能会降低它的精确度。极限性质在极点或极点附近运用才会有较好效果。
" }# X7 w' d4 z4 u0 g& `
* n: N' p# x7 n! r
/ B/ Q  B) N  \2 I, i' Z* V  U转载自www.sinica.edu.tw, e8 Z+ d. j3 t! k0 W3 P
' [( }0 l( t0 j$ {
[ 本帖最后由 calvinwk 于 2006-4-6 04:17 PM 编辑 ]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个人觉得波粒二像解有点看不懂...有谁愿意一起研究?^o^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临终前毁手稿 疑为不愿“统一场论”研究成果留存人世 3 d: H6 u3 U! o9 o6 R

: j) T# Z/ `, K: r2 j& d--------------------------------------------------------------------------------7 j. {1 M$ e( Q% L

3 f; Q" x) Z' Q' `* g3 J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 10:21 南方都市报 - ~) J# m8 A8 g& f2 i8 J
: G* e% j1 C1 v! {8 E% Y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左右,举世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撒手人寰。他的遗体在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附近的一座火葬场悄悄火化,在场的只有他的亲人。遵照他的遗嘱,骨灰被秘密埋藏。不筑坟墓,也不立纪念碑。一代伟人悄然离世,却给人类留下一个至今仍未解开的谜……7 y, g# w6 n; U' z- Q8 [5 J

9 V: W) I( F, c2 B. i  据俄罗斯《真理报》日前披露,爱因斯坦临终前将其最新科学专著的手稿付诸一炬,  
$ n: s+ o8 O! M/ [* u! f" x2 }, Y4 x8 I
& P/ t' y8 C) h # I0 r5 `/ J+ V$ v
   ( `9 R. g0 z: e

3 S; P, \" J. ~' S& S! x 7 \5 O6 C2 R* h, ~5 a4 h7 w4 T
其灰烬被他的亲人连同他的骨灰一道埋入地下。那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科学专著?遗憾的是,答案被伟大的物理学家永远地带走了。人类试图解开这一秘密的种种尝试都建立在目击者推测、假定和回忆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推测、假定和回忆虽然没有太大的可信性,但除此之外,目前并没有探究这一谜底的其他途径。5 _6 E& x6 r7 M3 f4 B7 y

5 W0 y8 o+ B% H3 o+ M  不愿原子弹用于战争% j$ K2 ~" [% J
  {, N( f9 b# p4 E) u* z0 e0 r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得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他开始投身反核战争运动。
. h3 i2 f- c0 h) a
: O% I' v7 K. d( O  而早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就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立“统一场论”的研究上,“统一场论”是他在建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后,意欲攀登的相对论的新高峰。其想法在于:借助一个方程式来描述电磁力、引力和核子力三种基本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正是在这一领域的突然发现,促使爱因斯坦毁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然而,也有人推断说,美国军方早在爱因斯坦本人开始意识到这一成果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的时候,就已经利用了他在这方面的理论计算。
" z! O; P+ i; S( V* E, u- |  Z# t6 o- k* m3 W- P
  据悉,美国曾进行了一次试验,其结果是悲惨的。当时战争仍在继续,军事专家们极力想让己方的军舰和飞机对敌雷达“隐形”,于是便产生了建立高强度电磁场的想法,希望借助这种电磁场将光束推到一边,从而实现目标对人和雷达的“隐形”。爱因斯坦作为这一领域最权威的理论家,被授命进行相关的计算。, t7 i6 W9 u/ Q! X. n7 x1 ]& {

  P6 a5 [- {% F9 {# V2 Z( A. }0 H  一次神秘之极的实验
  V8 e+ M1 M4 I6 P4 P/ l& k1 X8 M: g/ M. x4 A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20世纪一个最让人感兴趣的谜。这便是1943年发生在费城的“爱尔德里奇”号秘闻。* i: q( _2 ^6 z2 a0 N

2 G- b1 P, u! m! n  按现有的说法,这艘驱逐舰安装了“隐形发生器”(应该是能产生高强度磁场的设备)。试验开始后,“爱尔德里奇”号便从人们的视野中和雷达屏幕上消失,就好像是完全消失在另一维空间,过了一会儿军舰才重新出现,更让人吃惊的是,试验结束后舰上的官兵都有点神经错乱。据称,这次试验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并非军舰突然消失,而是试验给舰上官兵造成的后果:一些人好像“冻僵”了,丧失了现实的时空空间,另一些人则完全“消失”在空中,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 _) `6 x# y  L7 X( Z

+ u& z3 P( |- ~* g, U1 T' r. ^2 S1 C  从此,有关这一神秘事件的传说开始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越发神乎其神。尽管美国海军高层极力辟谣,但很多研究者认为,美海军否认曾进行类似试验的目的,是想掩盖事情的真相。因为有人曾发现一些文件,证明爱因斯坦1943至1944年间曾服务于美海军部,也找到了一些目击者,其中一些目击者亲眼看到了“爱尔德里奇”号消失,另外一些人则手头掌握有爱因斯坦真迹的计算稿,甚至有人出示了当时的剪报,文章进述了水兵们离开军舰并从目击者眼中消失的经过……. L# o" J8 @5 h* t8 a7 K
+ G) l0 K$ Y/ u+ M5 W
  最主要证据完全被毁( X3 e9 n, g: |" F8 q3 G1 g+ ?
3 L: G: v& W- u- T8 J2 w. j
  不过,所有这些说法都令人质疑,因为最主要的证据——前面所提到的证明文件——并没有保存下来。本来“爱尔德里奇”号的航海日志应该能说明许多问题,但这些日志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研究人员曾对此提出疑问,但得到的回答是:“是要找,不过即使找到了,也不可能给你们看。”
1 x) X6 t/ S  ~, v9 T/ m- C
* y- c- I) L. q" C" G+ g6 E  在试验中负责护航的“愤怒”号舰的值班本,根据上级的指示也被完全毁掉,尽管这违反所有的军事条令。也许爱因斯坦的“手迹”能说明“爱尔德里奇”号消失并消失到哪里去的,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并不想把它留给活着的人。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引力场与反引力场综述

卢杲 发表于 2005-6-5 9:13:00 2 a. ]& |0 _" G! e! Z+ `
2 M9 o- l5 M  E. ?$ _# S, v
四、6 Z" D! c9 x& ]! U0 M

+ F& U* v! q0 o& x( `' R9 r' M0 d- j在微观物质中,单一粒子(夸克、电子)的“原始引力场”聚合成“复合粒子”(如质子)的“复合引力场”,复合引力场聚合成“原子核引力场”,原子核引力场再聚合成“化合引力场”。在宏观天体中,原子核引力场聚合成“集成引力场”,当恒星的集成引力场没有了由强核力、电磁力、弱核力组成的反引力场的制衡,就演变成纯引力的黑洞引力场。8 u9 p2 K2 O5 d! W% W9 x, i" ]" u

/ e& f  d; s% F5 |0 I原始引力场、质子引力场、原子核引力场、化合引力场及其对应的反引力场时刻参与物质的自组织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各种旋涡或水波图案,如在“贝鲁索夫—扎索廷斯基反应”(BZ反应)中形成的螺旋和水波图案,化学钟里形成的螺旋波与原始粘菌、旋涡星系、飓风很相似。混沌是引力场和反引力场之间逐渐建立秩序的过程。& m* B% E0 _. t5 m3 h( n; g

; d( {+ {" I8 Q1 ~% j4 x% F将引力场与反引力场分列开来,两者的运行都是线性的,但这两种对立的场相互作用,就使物质的运行呈现非线性,所以实际上宇宙万物的运行都是非线性的,加之现实宇宙环境各种引力场、反引力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形成了众多混沌和不确定。' m6 v, A8 s3 w4 z' w4 i* F7 x* Q

3 ]5 O4 `1 P5 f. |从微观角度看,宇宙万物的运行都是非线性的,而在宏观上近似线性,如理想无干扰的引力场是线性的,所以宏观天体的运行近似线性。
9 h2 w, @% a- j( B% N' ~7 R
1 z3 v  Y5 d% w1 a宇宙奇点是混沌的,在理想无干扰的状态下,正奇子、反奇子、引力子、反引力子的运行是线性的。宇宙万物正是在这种混沌中建立秩序,并在外界引力场、反引力场的干扰下打破秩序,形成混沌,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s' ^1 x" _6 d1 u

; ~+ d- I# J" h2 \引力子之所以难以侦测,是因我们还没有设计出接收超光速引力子的仪器,目前我们连“中微子”都很难捕捉,更何况侦测比中微子小108倍的以超光速运行的引力子,引力子的穿透性比中微子强得多,小物体的引力之所以难以测量,是因小物体只能形成“化合引力场”,作用范围只相当于5-20个原子直径。在原子中引力时刻在与强核力、电磁力、弱核力抗衡,输出到原子外的引力子本就很少,加之地球环境中辐射着各种天体的强大引力子流,其中主要是地球引力场,月球引力场次之,原子辐射出的引力子有些被它们击散,要测量两本书之间的引力,就好比在一大块1021特斯拉的超级磁体上测量两粒10高斯的磁珠间的吸引力,是不可能得到准确数值的。
5 p6 w+ ?3 _# b, f2 ]3 }; G0 c% r, L8 E3 u+ g0 H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密度成正比,与天体引力场内引力子密度成正比,与天体引力场中的引力子穿入物体内与其内部的反引力子、引力子撞击的次数成正比。8 X5 L6 l4 T9 |3 w' U9 Z1 ^

! w6 f- N; n  d, A& y  S8 L牛顿、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只是对宏观天体引力场(集成引力场、黑洞引力场)的近似描述,只适用于宏观天体引力场,而不适用微观物质中的质子引力场、原子核引力场、左右引力场,而且不管在宏观和微观引力场中引力的作用距离都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长。
! J: o+ t5 a# s$ r
4 E$ N8 Q( Z+ _; N6 \! ^2 {2 P总体而言,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适用范围比牛顿引力理论广,而笔者的量子引力理论适用范围则比前两者都广得多,发现了多种微观引力场,但并未推翻前两种引力理论,而是对引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p/ [9 Q$ u& \+ C+ F
: i1 ^! E# u0 L! [$ g& c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先入为主的主观之见,会影响实验结果,如科学家希望电子具有波的性质,那么他们安排的实验给人的感觉经验电子就是波;反之,希望电子具有粒子的性质,则其安排的实验给人的感觉经验电子就是粒子。又如科学家在相对论的“光速是速度极限”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下,并假定引力子是与电子同级的粒子,然后根据假定“光速恒定”的数学方程,推算出的引力波速度当然是光速的,如2002年9月8日有科研人员运用射电望远镜对经过木星的一个类星体的光进行测量来推测引力波的速度,这只不过是运用有严重问题的理论推导出的错误结果,只是一些深受旧范式影响的人对“光速是速度极限”这种旧范式的维护。
  Z# W" N3 }- s& I: U8 K; {8 U  A9 y/ c
人们对引力存在极大的错误认识,认为引力效应非常微弱,设计的引力波探测器只能对如超新星爆发这类比较罕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引力探测,实际上并不是引力效应非常微弱,而是引力子穿透性太强。加之人们对微观引力场不了解,并错误地认为引力场作用距离无限远,实际上宏观天体引力场和微观引力场的作用距离都是有限的,在原子尺度上我们实际上已经探测到微观引力场的吸引力,却将其归入“强核力”中,实际上,引力无处不在,空中物体的下落就是受到无所不在的地球引力场中强大引力子流的拉曳形成的,地球引力场要束缚住大气层,就需要有足够密度的引力子流时刻与大气分子形成相互作用,如果引力子流密度低,就无法形成大气层,地球引力场就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大气层,网住世间万物。人们过去认为天体引力波象水波一样辐射出去,这种水波辐射只能产生向外的力,如何能形成向内的吸引力,难道是引力波到达目标点后,突然掉头往回拉,这是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中推算出的结果当然是错误的。
0 J# A% W+ G, W
; A+ x% {& ?" w. ~$ v法拉第、玻尔、爱因斯坦、费恩曼等科学巨匠都善于通过物理现象来探求物理本质和解释,并从哲学层面加以把握,而认为数学运算是第二位的,因为在新的未知科学领域,很可能还没有相应的数学工具。玻尔一向认为,对于物理学观念的讨论来说,数学是不重要的,我们已经见识过,在BKS那篇洋洋万言的论文里,只有一道简单的数学公式。物理学中的大部分重要进展都是由“物理直觉”造成的,笔者的量子引力理论属于一种唯象理论。
5 |8 O6 v  n0 q0 g' Z" Y
5 K7 m2 [4 W' O( Q' G. s' _" x) V过去人们对引力存在极大地错误认识。纸片之所以轻,是因它的密度、质量小,地球引力子与纸中的反引力子、引力子撞击次数极少。铁块之所以重,是因它的密度、质量大,地球引力子与铁块内的反引力子、引力子撞击次数较多。
# O# Q. m6 x; o  C: A. \$ z% A5 N- \6 e
由于我们都是由反引力子和引力子构成,其中反引力子构成了我们可见的形体,我们时刻都在做反引力的事,包括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克服引力,我们本质上是反引力的。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看,只要我们盯着“旋涡场”看,就会出现头昏、眼花、恶心,而盯着“水波场”看,却是赏心悦目,同心圆在社会中运用极广。2 b# \+ F* t1 X3 I; T6 ^, ~1 }$ i8 c4 K& \
8 q  X/ p: \* O6 o! n' E
我们目前捕捉不到引力子是因为科技的局限,但绝不能无视这种在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引力和引力子,不然我们一生的科研成果将很可能被后人证明为是一种谬误,这也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引力理论都形成巨大科学革新的原因。( p" z7 N9 o' }  ~) E/ R0 K

$ \& ^/ m: V. V1 q( P; t5 F6 e$ o$ I
6 R- J5 b" g3 R  C; `/ R  D5 }& @! A/ L1 l# s
§1.10引力推进器0 n" O; }$ b% {  R

6 v0 Z! t# u9 d, {( f利用引力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一种引力推进器。用“纯反引力子”作为宇宙飞船的外壳涂层,这样宇宙天体的强大引力子流将无法穿透反引力子涂层,转化成宇宙飞船强大的推进力。这种宇宙飞船最好设计成“碟形”,在宇宙空间中,它的圆盘与引力子流垂直,便于接收更多引力子,进入行星大气层,则以“飞翼”方式飞行,还需加装一种推进器,使用“可转向喷口”,产生向下、向后或向前的推力。采用这种引力推进器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飞行,这种宇宙飞船的能源是宇宙无所不在的引力,动力源是各种大天体,拥有无限续航力。
+ h+ s5 c2 o& y+ ~, H% F9 N) V4 @( X8 u' u1 w0 Z
目前,可采用致密板(铅或其它更重的元素)产生推进力,金属板面与天体引力子流运行方面垂直,可接收到更多引力子,利用大天体的引力加速,加速到一定程度后,再小角度转向,飞离天体,再寻找强引力场,如此在空间中借助无所不在的引力场,实现星际旅行。这种引力推进器的形状与“太阳帆”相似。, d: H9 [+ D0 E) |' }; u$ d  t
0 B5 a' @  m+ }! O" H/ c) X' }1 ^
还可设计一种超光速与接近超超光速的空间推进器,关键是在空间推进器反应室内涂上一层纯反引力子或装上一层纯引力子薄壁,就可抵御引力子级物质核反应(E2=mb2)和奇子级物质核反应(E1=ma2)的超高温高压,喷口射出的超光速或超超光速能量流,使宇宙飞船以超光速或接近超超光速飞行。这种空间推进器结构简单且高效,由反应室(类似于现有航天推进器的氢氧燃烧室),喷口和加料系统组成。接近超超光速飞行将能打开“虫洞”之门,“虫洞”即在引力子之中,引力子内的正、反奇子正是以超超光速运行。也许终有一日,人类能在1秒内到达宇宙的另一端。
" K- q  [0 F3 \; J' C, l1 |& f
" b) Q. a4 C; e# k1 u8 X7 H超光速飞行对生物体没有伤害,要知道地球上的每个人时刻都在以600公里/秒运动着,却毫无感觉,因为地球时刻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时刻围绕银河中心黑洞公转,而整个银河系则以更快速度向外飞行。生命在运动中诞生。4 e! p0 e$ _4 |

" }* R5 T- b3 Z; Y0 n. E8 g4 g, ~§1.11  质量是什么?/ r* h/ ]2 r3 M5 n9 L4 x

& y; C7 J8 x* P0 O* d粒子是宇宙万物的构件,知道了“粒子质量生成”的机制,也就解释了质量的本质:质量源于天体引力场与粒子中的左右引力场、左右反引力场的相互作用。而在宇宙大爆炸之初,0-10-44秒内,引力还未生成之时,宇宙质量为0,到了普朗克时间10-43秒,普朗克质量为2×10-5克,这是因为当时引力与反引力刚刚生成,还没有形成引力场,所以当时宇宙只有这么一点质量,但普朗克能量却是极高的,达到1019GeV,温度1032K。在宇宙时标0秒时,宇宙奇点体积为0,质量为0,用通常的标准看,就是一种“无”的状态,但其中却蕴藏着极高的能量,宇宙就是这样进行着“有生于无,无生于有”的轮回。
2 l& ^* R8 Z7 b* N% s$ m8 v! G' s  S1 C9 C6 `+ W0 D
同时可知,正奇子、反奇子没有质量,只是一种类点能量,但组合成的引力子和反引力子在天体引力场中是有质量的。
/ y1 c  j+ x7 r$ F) m9 T# P8 u* z+ f, U/ j5 ]$ k6 x
物体在加速中之所以会增加质量,是因它们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有质量粒子构成,有质量粒子在加速中,其主导的左或右引力场、反引力场中引力子、反引力子与天体引力场中引力子流的相互作用力增大,即碰撞速度增大,表现为粒子质量增加,这时速度增大与质量增加是成正比的,这是相对低速的情况,但当有质量粒子(如质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会急剧增大,此时速度增大与质量增加是非正比的,十分反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有质量粒子内的左右引力场、左右反引力场本就不平衡,在与天体引力场的相互作用中生成质量,当该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就使其内部的左右引力场、左右反引力场运行不平稳,使不平衡急剧加大,表现为质量急剧增加。无质量光子的左右引力场、左右反引力场虽然是平衡的,但也只能维持在光速上,超过光速就会使左右引力场、左右反引力场不平衡,使光子速度降为光速。
% s1 d/ W( k1 ?; R6 J/ [$ o. w/ m" m+ j2 `- ?) r, s) x( \4 n
假设在宇宙大爆炸之初(10-36—10-2秒),正反夸克、正反电子碰撞后全部转化成无质量的光子,那今日宇宙只剩下微波辐射,宇宙质量为0。质量到底是什么?宇宙万物都是由粒子构成,解释了“粒子质量生成”,也就解释了宇宙万物质量的生成,质量的本质。笔者指出质量源于天体引力场与微观粒子引力场、反引力场的相互作用。
+ i. Z# q0 ~; L, ]) Z7 l; \3 y3 i- ^9 }9 E: [
“质量不守恒”、“能量等于速度”与笔者前述的“物质幻象性”、“速度支撑物质泡沫”的道理是相通的,它们都展现了宇宙的本质:引力场与反引力场的相互作用。
& ^5 k) R0 W9 K' @  s- x( m! @/ l
就算在同一天体引力场内,如地球上,质量也是不守恒的,这从粒子的相互转化中可清楚看出,三代轻子、夸克存在巨大的质量差异,而第二、三代轻子、夸克都源于第一代轻子、夸克,一种粒子在转化成另一种粒子后,大多会凭空增加或减少质量,有质量粒子在加速中也会增加质量。; ^# a! x) \1 S6 q% n2 I
% z) V7 H7 _% }; K) O
关于“质量守恒”与“质量不守恒”,又涉及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质量是守恒的,这在以牛顿为代表的传统物理学中是正确的,但在另一些环境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如在加速器实验环境中和宇宙大爆炸之初,因此粒子物理学家开始探索粒子质量生成之谜,这是新兴的量子物理学的观点,这与“宇称守恒”和“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道理是一样的。! @8 w3 N1 E5 W- ?

5 K  a) P! w3 W2 x  x1 L) n 转载自http://blog.flasher.cn/user1/460/1626.shtml
文凯文凯
alelvan~~~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