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应海深《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小女孩的记忆

应海深《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小女孩的记忆

几天前爸爸兴致勃勃地拿了张报纸叫我读读看,他想证实笔者是我们的同乡。我努力将笔者在文章里透露的资料给整理出来,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笔者果然是我们的同乡。于是大家的兴趣就来了。关于童年的回忆,其实早就所剩无几了。尤其是我这种记忆容量本来就极其微小的人。要不是无意间看见这篇叫做《我的父亲母亲》的散文(作者:应海深),里面那些我不熟悉,却也不陌生的场景挑起我对对面那位老奶奶的记忆,我也不会有动手敲键盘回忆的念头。2 l. h$ _: s( A) ?) v

. m) ^0 V6 z8 o) F" J我出生在乡野小镇,新邦木阁位于柔佛州与马六甲州的边界。我出生于90年代。是个生活相当安定的年代。家里两代从商。爸爸在镇上卖鱼卖菜都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了。文章里,笔者一家是住在我家对面一间理发店的隔壁。还很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到对面去玩。因为理发店有个和我同年的男生。我们喜欢在垄沟边玩家家酒,那时候我们把家家酒叫做masak。
* {: g  o+ U3 w4 f$ u
: L, g9 a+ o+ [% y理发店隔壁是家洋货店。我不记得那时我到底是几岁了。但我记得那里住了位老奶奶。我和朋友都叫她“pak me”。“pak me”应该是方言,是福建话吧?大人要我们这么唤,于是我们就这么唤了。从小,pak me就很疼我的。我还记得每个晚上她都会拿张藤椅到店外坐着,看来来往往的车子,吹冷风。我喜欢在晚上去听pak me说话,因为pak me总会一边讲方言一边把糖果递给我。那糖果是装在圆筒型糖罐里头的,小时候有种莫名其妙的想法,会觉得只有有钱人家才会吃那种糖果。因为镇上卖的糖果都是一角钱三颗的。根本没看过什么糖罐子。
/ C0 \3 M- f. Y* c: S0 {, E# {# ^4 u, X+ v
对于一个童稚的小女孩,赶快长大应该是她心里的梦想之一吧!洋货店里售卖的商品是我小时候憧憬的东西。精致的别针,还有许多细小的货品,摆在透明的玻璃镜橱,我常常是带着敬仰的态度踏入店家内的。尽管那所谓的洋货店,在一个年迈老奶奶的打理下,也不懂多久没有再进新款商品了。下午的时候店里不会开灯,所以店内有点暗,而且角落还铺上了厚厚的灰尘。但我就是在店家里憧憬成长,幻想自己长大的时候。
/ V: P( D) |4 m8 j+ ^1 {# r. u, n! F4 f% T
后来pak me上吊自杀了。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很小。有人来把店内的的商品都清空了。看着工人搬进搬出的,我其实很想去跟大人们要几个别针。不知道过了多久,店屋又租出去了。几年下来,也换了好几户人家。有人传言,pak me死后灵魂依然留在店屋里,所以租下店屋的人才会都住不久。可是一直住到现在的印度人也住了有两三年的时间了,都还好好的。这否定了传言的真实性。只是还有人记得吗?记得这些传言。# @  l- k6 z4 |# \$ M
7 o8 L- ~7 R( `! N/ ~& i; x/ z0 h; n
甚至,还有人记得,对面那总是闭上门户的蓝色铁门,好久以前住着一位讲方言的老奶奶?
9 W* ~; ?& J0 c  u5 M# F
  i: O$ ]) j/ Q$ \$ @+ D/ ^( }
5 r- n- h1 R  j9 @  P1 |. z* [+ \+ x+ [: e. [  }0 V) n! s
×应海深《我的父亲母亲》,敬请留意南洋商报,南洋副刊,南洋文艺版位。连载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没有雪白的翅膀,所以我不是天使。

TOP

发新话题